分析显示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个高集中度的行业:就成人特医而言,行业前四大品牌的市场份额总计95%,是属于集中度最高的一类(寡占型I,CR4>=85%);婴儿特配(简称特婴)的Top4品牌的份额加总接近75%,也属于高集中度(寡占III型,50<=CR4<75)(数据来自Creability Group撰写的“2018年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研究报告”)。对比看下就知道差距了,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的CR4约35%,中国婴儿食品的CR4约25%,都是偏竞争型而不是寡占型的行业。
国际上的情况跟中国一样吗?
数据显示,特医行业四大公司雅培、达能医药、雀巢和费森尤斯在全球成人特医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60%(基于2017年800亿人民币的全球市场规模),同样也是高行业集中度的行业。特医产品的技术壁垒并不高,究竟为何会是高集中度的行业呢?高集中度对行业内的企业意味着什么呢,是利好还是弊端?请看接下来的分析。
导致特医行业集中度高最主要的因素是市场规模小且行业存在规模经济。特医行业究竟有多大呢?之前讲到全球成人特医行业800亿,而中国膳食补充行业有800多亿,所以整体是个规模不大的市场。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有效分摊固定成本、研发成本、渠道和营销推广成本等,使得单位成本下降,利润率增高。少数几家公司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后,市场规模小的利基市场已没有太大的空间养活其他竞争对手。中国目前成人特医行业规模不到全球特医行业的4%(详见Creability Group “2018年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报告”),不过未来几年会有高速增长。
市场集中度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进入的政策壁垒不低。欧盟、美国和中国都对特医行业有一定的规定。美国除了FDA一般标识,对生产也有规定。欧盟在此基础,对特医含的营养物质设立了专门的标准。中国相比较而言更严,七十年代引入中国的特医是仅在医院处方的肠内营养,2016年我国颁布的特殊医学用途注册管理办法规定,需要申请注册取得上市许可。这些举措在规范行业的同时,也限制了行业中小企业的数量,加入的新竞争者少,行业集中度就增加了。
市场的另一个壁垒在于渠道。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针对的是特定疾病,比如糖尿病和肾病,医生推荐对患者首次采用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特殊配方奶粉,特别是重度患者的特婴产品,首次接触的场景也在医院,患者教育也要、靠医生。全营养产品依赖医生推荐的程度虽不如特定全营养和特婴,但医生推荐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医院渠道对于特医获客是很关键和高效的,特别是市场的初期阶段需要患者教育。但同时,不是所有企业在医院端都有优势的,渠道称为另一个阻碍中小企业生存的障碍。
如此说来,中小企业还有机会吗?
中国特医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以成人特医为例,从人均支出、EN/PN比、特医/GDP比来看,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都还有百亿人民币的市场潜量释放出来(Creability Group “2018年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报告”)。在还未完成行业洗牌的阶段,中小企业如果加紧发展在细分市场的优势还是有机会抢占市场和扩大份额。特别是对于前几年就在特医行业发展的中小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市场经验和用户资源。当务之急是占领有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寻求企业间和上下游的合作,做大做强,机会还是有的。